缠师这一课主要讲清楚了一个炒股中最关心的问题:到底什么是“底部”?以及如何判断和操作。
核心观点拆解:
底部不是最低点,而是一个“构造过程”:
底部不是指某一天那个最低的价格(比如2284点),而是价格跌下去后,开始“磨底”的那段区间和过程。
这个“磨底”过程可能成功(最终涨上去),也可能失败(继续跌下去)。
判断底部成功与否的关键信号:
精确方法(走势类型): 关键是看能不能走出一个强势的反弹信号(第三类买点)。如果这个信号出现,说明底部构造成功,可能要开始上涨了。反之,如果出现一个弱势的破位信号(第三类卖点),说明底部构造失败,还得跌。
简单方法(分型): 看K线组合。出现一个“碗底”形状(底分型),并且价格能有效站稳在这个“碗底”的上沿(比如突破2455点),才算底部初步成功。如果价格跌破了“碗底”的最低价(比如2284点),那这个底部就失败了。
底部是有级别的:
你在日线图上看到的底部,对应的是短线反弹;在周线图上看到的,对应的是中级反弹;在月线图上看到的,才可能是大行情的底部。
比如2008年8月的月线,关键是不能跌破2284点(否则月线级别底部失败),并且要有效突破2952点,才能确认月线级别的大行情启动。
买点在哪里?(非常重要!)
不是在底部区间的最低点或者中间随便买!
最佳买点是在“磨底”区间下沿附近,当价格跌下去但又跌不动、开始掉头向上时买入。 就像在区间底部“测试支撑有效”的那个位置。这比在最低点抄底或等完全涨上去再追要安全可靠得多。
操作节奏:
整个市场走势就三部分:底部构造 -> 上涨过程 -> 顶部构造。
在底部区域(磨底): 适合“先买后卖”做短线波动(中枢震荡),低吸高抛。
在上涨过程中: 拿住股票就好(持有)。
在顶部区域: 适合“先卖后买”做短线波动,高抛低吸。
在下跌过程中(没到底部): 最好的操作就是空仓等待(坐小板凳),一直等到底部构造完成的信号出现。
缠师的态度:
掌握了这套方法,分清楚市场当前处于哪个阶段(磨底、上涨、做头、下跌),就能找到合适的操作策略,赚钱是自然而然的事。
亏钱往往是因为操作错误,比如在下跌趋势中硬扛,或者在底部还没确认时乱抄底。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。
总结大白话:
缠师这课告诉你:
底部是个“磨出来的区域”,不是最低价。 要耐心等它“磨”成功(不创新低并突破关键压力)。
看底部要看级别。 月线底部是大机会,周线日线是中小机会。
买点要等“回踩确认”。 在磨底区间的下沿附近,看到价格跌不下去、有反弹迹象时买入最安全有效。千万别在最低点赌命抄底。
操作要分阶段。 磨底时做短线(低买高卖),上涨时抱住,做头时也做短线(高卖低买),下跌时空仓看戏。
脑子要清楚。 知道市场在干什么阶段,用对应的方法,赚钱就不难。亏钱是因为没按节奏来。
用2008年8月的例子说:
月线底部看两点:绝对不能破2284点(破了大级别底部就完蛋),有效突破2952点(才算大行情真启动)。 在这之前,都是磨底过程。
周线日线级别,可以在不破2284点的前提下,利用更小的波动(比如在2284-2455区间)找短线买点操作。
想有大行情?耐心等月线级别确认突破2952点再说!
炒股10倍杠杆,配资实盘正规平台,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